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路遥的多元美学谱系——以《人生》为原点
  • [摘要]路遥的作品不同于很快失效的“励志性”作品,它提供了一种独特且普遍的人物美学和叙事美学。在人物美学方面,高加林是一个基于现实的原创性典型人物,在其构成谱系里综合了多种质素;在叙事美学方面,《人生》不仅是一部进化论式的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一部“道德劝诫小说”,这种“道德劝诫”与“自我实现”形成了作品的结构张力,从而接续了中国传统叙事的审美功能。正是由于现代性和传统性之间的微妙平衡,路遥的作品才拥有了多元的美学谱系并获得了经典的道德价值和精神内涵。
  • 杨庆祥
  • 全文[ PDF 1848.0 MB ] 2020.5(9):172-177  共有 534 人次浏览
  • 论田汉对新文学“社会改造”意涵的探索
  • [摘要]20世纪30年代,田汉宣布“左转”。但这一转变却并非突变,实则有着更早的思想积累。五四时期,田汉曾认为自然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分别代表了“诗歌的运动”和“劳动的运动”,两者结合则代表了新文学未来的趋势。在他“通过文学改造社会”的构想中,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有望成为改变人类未来境遇的新方案:它连通科学、唯物史观等观念,在风格上有着自然主义、社会主义的倾向,在内容上关注劳动问题。田汉这段早期的思想之旅难免还有不成熟之处,但他关于文学和社会改造之间关系的探索,却在跨文化的对话中勾勒出了公平、民主的新社会图景。这一不太被关注的过程最终转化为田汉特殊的思想资源,成为影响他“左转”的深层原因之一。
  • 席艺洋
  • 全文[ PDF 1832.0 MB ] 2020.6(9):172-181  共有 599 人次浏览
  • 当代文学的接续与更新——基于《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
  • [摘要] 本文通过对180期《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简报》的深入分析,可以重新审视第四次文代会的文学史定位。第四次文代会推动了新时期文学的制度重建与观念更新,促进了现实主义的回归,加速了文学队伍的重组。对当代文学的历史影响来看,第四次文代会既接续了“十七年”文学体制,又通过思想解放和政策调整,激活了文学发展的内在活力。第四次文代会不是孤立的历史节点,而是当代文学转型的关键枢纽。
  • 黄发有
  • 全文[ PDF 1574.0 MB ] 2018.5(7):172-181  共有 1265 人次浏览
  • “思无邪”作为《诗经》学话语及其意义转换
  • [摘要]孔子以《诗·鲁颂·駉》篇的“思无邪”概论《诗三百》,使它成为极为重要的《诗经》学话语。孔子本意是形容《诗》之蕴藏既富且广、无所不包,“思无邪”在这个层面上成了孔子《诗经》学形态模式的表征。但嗣后孔子本意迅速流失,自战国中后期至汉代,“思无邪”作为《诗经》学话语的意义完成了第一次转换,被用来指涉《诗》在写作的思维取向上不背离正确价值。由是“思无邪”以其新指向又成了汉唐《诗经》学形态模式的表征。朱熹在《诗经》学史上的重大意义是在相当程度上解放了诗歌文本,将孔子以“思无邪”概论《诗三百》的意旨,解释为读《诗》使人思无邪。“思无邪”于是又以一种新指向,成了朱熹或者宋代《诗经》学形态模式的表征。
  • 常森
  • 全文[ PDF 2250.0 MB ] 2018.3(7):172-181  共有 1555 人次浏览
  • 论昌耀诗歌的“重写”现象及“昌耀体”
  • [摘要]诗人昌耀在20 世纪80 年代重返诗坛后,以他成熟期的历史眼光、风格 和笔力,对其早期作品进行了大幅度重写,体现了对诗歌标准新的认定,也使早期创作 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重写已构成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有其重要价值和意义,但就昌 耀评价中的混乱和“误判”现象来看,我们应把诗人研究建立在一个更富有历史感的基 础上。在当代诗歌史上,昌耀最重要和独特的,是形成了一种和他的全部美学追求相称 的语言文体,这种孤绝超拔、具有“新古典”性质和青铜般色调的文体,可以称之为“昌 耀体”。正是以这种强有力的文体,昌耀对其早期诗歌进行了重写,以把全部创作纳入 到“有方向性的写作”中来。
  • 王家新
  • 全文[ PDF 1721.0 MB ] 2019.2(8):172-181  共有 846 人次浏览
  • 《牡丹亭》集句与汤显祖的唐诗阅读——基于文本文献的阅读史研究
  • [摘要] 《牡丹亭》中的集唐诗,指向 128 位诗人 275 首作品。但文学知识的文 本来源,并不等同于其书籍来源。考察这些诗句在明代通行的唐诗选本、丛刻中的收录 情况,可知汤显祖的唐诗阅读书籍,以《万首唐人绝句》《唐诗鼓吹》《唐诗品汇》《唐 百家诗》四种为主。通过对别集、选本、集句等不同性质的诗歌文本进行校勘,可知汤 显祖的集句素材,主要来源于日常记忆的学习型阅读,而非临场的检索式阅读。通过对 书籍来源的考证,可大致呈现汤显祖的唐诗知识结构。甚至借近世文人之阅读局限及文 本、知识变异的情况,可返观并理解更早时代文人阅读的可能性困难。
  • 叶 晔
  • 全文[ PDF 1610.0 MB ] 2019.4(8):174-183  共有 916 人次浏览
  • “韵”字重释与文学观念的流转——六朝文笔之辨在晚清民国
  • [摘要]六朝文笔之辨,在晚清民国引发相当数量讨论。清季民初,这话题为骈文派所发挥,持以抑制散体,同时又回应时代新风,持以抑制白话文学。然而文、笔分界线,究竟在脚韵还是平仄,终无定论。民国中后期,骈散之争消歇,这话题除了言文之争,又涉入纯杂文学之争。但论者逐渐达成共识,文、笔相分,端视脚韵而定。客观学术辨析与时兴文学观念交织,尽管偶有抵牾,大体仍以相互推动为主。这大约是中国文学树立为一门现代学科时的常态现象。
  • 成 玮
  • 全文[ PDF 1574.0 MB ] 2019.5(8):174-182  共有 715 人次浏览
  • 范文教材印本化与晚唐体在宋初的传承——简论抄印转化与唐末五代诗风...
  • [摘要]《京兆府小学规》表明唐律绝选本是宋初各类学校的基础教材。这些选本多由唐末传承下来,唐末五代至宋初是抄印转换的初期,也是白体、晚唐体的风行时期,两事密切相关。元、白之后诗人对传播效应有了自觉意识,主动利用刻石、题壁、拓印、雕印等技术出版各类诗集,提升了这类作品的影响。以科场名家为范本的传统与现实的市场效应,使唐末诗家小集与选本多成为各种层次的诗学教材,在商品化的作用下,这类教材类抄本最早转化成印本,加速了晚唐体审美范式的传播,固化了其诗学理念。因此,教材的印本化与商品化客观上传承了晚唐以来形成的诗学传统,建构起以晚唐名家名作为中心的唐诗名篇序列。这是宋人接受唐代文学的起点,也是其诗学知识的基础构成,白体、晚唐体在唐末宋初的流行是传媒技术进化的结果。
  • 查屏球
  • 全文[ PDF 1631377.0 MB ] 2021.6(10):174-183  共有 386 人次浏览
  • 占断、识象与阐释:先秦占梦书写的三重维度
  • [摘要]内容提要先秦占梦书写兼备占断、识象与阐释的多重维度,从中化生出多种书写形态。殷商占梦活动具有偶然性和自发性,往往起于商王对梦的畏惧,由商王及贞人进行甲骨占卜,得出吉凶二元的占断结论。西周时期,梦象被符号化,“占断”逐渐被“识象”取代。春秋以后,大量职业占梦者服务于上层贵族,通过辨识梦象进行占梦并提出对策,此外还负责编纂和保藏“占梦书”这类职业文献。与此同时,一些贵族卿士也利用其历史知识及道德思辩介入占梦活动。这一群体的政治身份与话语优势,使其在史传占梦叙事中成为更受关注的主体,并为占梦书写提供了更多阐释空间。
  • 林甸甸
  • 全文[ PDF 1566791.0 MB ] 2021.5(10):174-182  共有 346 人次浏览
  • 殷商卜辞的仪式渊源与文本界限
  • [摘要]殷商卜辞是对占卜仪式的记录,它们通常只是作为一种伴随文本,与特定的占卜材料结合,才能对仪式过程给予相对完整的呈现。商王在仪式中的角色优势,也借此得以延伸到仪式之外。文本的写作主体,本就是带着同样的意图而造就了这些文本,并最终将之提供给那些曾亲历仪式的特殊受众,期待他们能在仪式结束之后,依然加深对商王权力身份的认同。只有少数结构完整的长篇卜辞,可以摆脱占卜材料的制约,且无需具备任何仪式记忆,就能被有效阅读。其中的验辞,内容焦点更是落在仪式边界之外,甚至会记录一些决策失误的结果实例,以此对商王的权力身份构成否定,这正是写作主体自主表达的结果。这些现象无疑意味着这种文本从仪式的制约中开始突围,尝试迈向更加宽广的世界。
  • 信明华
  • 全文[ PDF 1668243.0 MB ] 2023.1(12):175-185  共有 249 人次浏览
  • “惟馨”与“芬芳” ——关于《文心雕龙》和中国早期的嗅觉审美
  • [摘要]“惟馨”和“芬芳”是《文心雕龙》嗅觉审美观的两个核心概念,分别代表联系于祭祀制度的、士人文化生活的嗅觉审美传统。在《文心雕龙》中,它们同味觉审美概念相联动,强调面向事物本性来观照世界,也就是由表入里观察美。从历史角度看,以下三件事对中国早期嗅觉审美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人工取火和制酒,由此产生最初的人工气味和嗅觉审美意识;二是把来自火文明、酒文明的要素施诸祭祀仪典,形成“惟腥”(同生食对应)、“馨香”(同熟食对应)等文化形态;三是制定同农耕文明相适应的祭祀制度,通过辨析气味的专门活动,建立代表祭礼制度的“惟馨”概念;这一概念又外化成代表人格审美的“芬芳”概念。考察“惟馨”“芬芳”二词,有助于了解中国早期审美活动中圣、俗两界的源流关系,了解嗅觉审美思想体系的结构,也了解《文心雕龙》对周代礼乐传统的尊从。
  • 王小盾
  • 全文[ PDF 7618925.0 MB ] 2023.2(12):176-184  共有 302 人次浏览
  • “富艳”的史学和文学批评意义
  • [摘要]富艳是魏晋南北朝史学和文学批评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批评术语,关于其内涵,后来论者一般多是从作品风格或词采的层面进行认识,这并不符合原意。在当时的语境中,富为一义,艳则为另一义。就史学著述而言,富是褒扬史家史才即叙事能力达到的高度;就文学创作而言,富是赞扬作家文才即写作能力达到的高度。艳则为“文辞可美之称”。在当时的史学和文学批评中,号为富艳者唯左丘明、陈寿、曹植、谢灵运数人,足见它是被视为史才和文才的最高表现,已成为衡定作家才华和水平的最高标志。谢灵运评曹植才八斗,自许一斗,自也是隐含了文才表现达到极致的意思,与世所称曹植、谢灵运文才富艳的内涵完全一致。富艳后来淡出史学批评以及在文学批评中原始语义偏移,一是与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对词义的选择性注意有关,二是其义渺焉难详,论者不知是从孔子“儒行”说中移植过来的概念。
  • 许云和
  • 全文[ PDF 1615147.0 MB ] 2022.3(11):176-185  共有 442 人次浏览
  • 天文分野:文学地理学的思想来源及意义
  • [摘要]天文分野就是将周天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并与历史事件相联系, 建立起可以识别地域(人君)吉凶祸福的一种学说。春秋以降,二十八宿、十二次与九州等分野,确立了星象与方国、地域之间的对应关系。到了汉代,分野学说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并且在礼乐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参与下,星宿、地域、音乐、文学之间建立起复杂的关系。随着文化的流变,天文分野渐次衍生出有意味的文学叙事模式,形成文学意象;而其中的吉凶祸福观念,也构成了天命文学的主题之一。星土分野影响下的地理区域、地理空间的划分以及不同地理空间所形成的地域特色、风俗习惯、文学表现则成为传统地理诗学建立的逻辑起点。
  • 王洪军
  • 全文[ PDF 1921957.0 MB ] 2022.2(11):176-185  共有 366 人次浏览
  • 分行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的建构
  • [摘要]分行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形式标志,是现代诗歌取代连书型书写传统的古典诗歌最为直观的形态特征之一。现代诗歌分行的滥觞,接受了西方科学思潮与现代媒介传播的影响,借鉴了西方现代诗歌书面呈现形式,新式标点符号的使用,参与了现代诗歌分行的形式建构;分行与现代诗歌节奏的形成密切相关,诗行的变化是诗歌节奏变动的形象图谱;分行是现代诗歌视觉图像美感的主要呈现形态,拓展了诗歌艺术视觉感官空间;分行顺应了现代汉语主谓结构的叙事形态,是体现现代诗歌结构意义的重要手段,是现代自由体诗体建构的主要方式,是诗歌现代转型,走向形式自由与思想解放的重要途径。对五四时期新诗分行的理论考察与艺术实践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诗歌形式现代变革的路径选择,对中国新诗艺术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 王泽龙
  • 全文[ PDF 1749059.0 MB ] 2021.2(10):176-186  共有 594 人次浏览
  • “元气”论与金元之际的文学传统建构
  • [摘要]金元之际,战争的破坏和文脉断裂的严重危机,促使一批士人自觉担负起了传承中原文脉、重建文化秩序的历史使命。元好问首先提出了“元气”命题,包涵着他对于天地山川元气、文学艺术元气、人才元气、国家元气的系统思考。此后郝经、王恽等人继续发挥,并在其中融入了新的元素,更加突出“元气”对于中原学术和文学传统传承重构的重要性。元朝统一后,南北文士又自觉将“中州元气”上升为“国家元气”,为元代始终以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学传统为主导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 张勇耀
  • 全文[ PDF 1509426.0 MB ] 2021.3(10):176-185  共有 626 人次浏览
  • 论钟惦电影美学的实践性和原创性
  • [摘要]钟惦棐电影美学的根本特性是实践性,即从实践中来,自觉地接受实践检验,积极地指导电影创作实践并取得重要的创作实绩;以及原创性,即融通性(打通了电影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高度理论性和反对洋教条。钟惦棐电影美学由此二者而产生的思想原创力,和他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具有的坚持真理、独立思考的精神,启发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后辈学者。
  • 祝晓风
  • 全文[ PDF 1694.0 MB ] 2019.6(8):176-183  共有 630 人次浏览
  •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中西对接
  • [摘要]“小说”为中国原有的术语,历史悠久,内涵复杂。中国古代小说18世纪开始在西方传播,“小说”一词由此进入西方学术话语系统,并根据西方知识谱系被重新定义。西人通过对小说进行逻辑分层,并运用多种术语对应小说的诸多亚文类来实现二者的中西对接。经过中西融通,“小说”的边界有所延伸,包含了白话小说、文言小说和翻译的西方小说,“小说”一词则演变为用散文写作的虚构性叙事文类的通称。清末民初,“小说”一词被日本学者借用与西方术语对译,又经晚清学人移植重建、古今转换,生成为现代学术新语。从20世纪初开始,小说研究逐渐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之“显学”,其学术研究体系正是以作为现代文学术语的“小说”为核心,以其现代内涵为基础加以构筑的。
  • 宋莉华
  • 全文[ PDF 1813.0 MB ] 2020.1(9):176-185  共有 978 人次浏览
  • 历史中的“小”与“大”——《朝阳沟》如何回应青年思想改造问题
  • [摘要]《朝阳沟》是豫剧现代戏的里程碑之作。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国家在政治、经济上的激烈推进,对青年提出了高度的主体责任要求,与此同时,对青年思想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倾向诉诸崇高的理想道德教育,青年的日常身心问题得不到细致、有效的面对。《朝阳沟》恰恰是在处理:怎么让响应“下乡”号召的青年获得一个日常身心安顿的形式,它以情通理顺的集体为径,把看起来“小”的身心问题,和时代政治要求之“大”相连接。通过1958 —1963 年之间的创作、演出和改编,编导杨兰春和豫剧三团探索出了一种有机关联政治、文艺与社会的舞台艺术和思想意识。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的《朝阳沟》提示着:历史中的“小”和“大”之间,其实始终存在着连接的契机,而如何把这一契机实现出来,也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变革、生活充实“出一份力量”的文艺得以产生的契机。
  • 李 娜
  • 全文[ PDF 1478.0 MB ] 2020.3(9):176-188  共有 950 人次浏览
  • 从赵树理看李凖创作的观念前提和展开路径——论另一种当代文学
  • [摘要]中国当代文学在理论上以1942 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准则,在创作实践上以赵树理、柳青等为代表,这几乎成为学界关于当代文学史叙述的基本构架。作为体现《讲话》创作方式的代表性作家,李凖的创作与赵树理、柳青等差异颇大,而生成这些差异的历史机制、观念前提和展开路径却并没有被充分阐释。从赵树理创作的内在逻辑来看李凖的实践形态,便于我们观察革命文学内含的复杂展开路径,以及李凖开创的另一种当代文学构成方式。
  • 何 浩
  • 全文[ PDF 1790.0 MB ] 2020.4(9):176-184  共有 599 人次浏览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